图片新闻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担当实干——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发言集萃(上)

发布日期:2022-07-05 16:26   作者:社科联管理员    来源:社科联    【字体: 】   阅读:


   编者按

    71日,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共同举办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学习体会和研究心得,纷纷表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为坚决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地见效作好理论阐释,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多贡献。本报今起将专家学者的发言刊发,以飨读者。


     

会场全景


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姚辉组织与会人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梁茂主持会议并讲话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进宝出席会议并讲话

    

 

敬仰汲取传承 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育人功能

王德炎

     用好承载地域文化各类场馆的育人功能,打造“一主两类五场”教育教学平台,创新新时代馆校协同育人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论述无疑都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文化情怀,也折射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华文化智慧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的历史自觉与历史自信。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在“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部分指出,“四川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璀璨,红色资源丰富,拥有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的独特优势。”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心怀敬仰、善于汲取、传承创新,用好地域文化资源,拓展立德树人新路径。

    心怀敬仰,用好承载地域文化各类场馆的育人功能。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特定时期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显著地域性和深刻教育性等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文化场馆是地域文化的承载体,是发挥实物收藏功能、科学研究功能、社会教育功能和传播文化功能的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可以说,保护和利用好文化场馆,开展好场馆教育,不仅蕴含着政治、经济、社会意义,还见证着民族奋斗历史,凝结着民族精神与民族智慧,对当代青年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挥场馆文化“活教材”和“资源库”的作用,让场馆文化在价值引领上齐奏“交响乐”,使场馆文化成为立德树人的“点金石”。

    善于汲取,打造“一主两类五场”教育教学平台。近年来,绵阳师范学院立足地域文化,汲取地域文化的养分,构建了“一主两类五场”馆校协同育人模式,出了培根铸魂有效路径。一是搭“一主两类”平台。学校建立了以地震纪念馆为主要平台,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两类场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课实践教学等基地,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教师讲授与师生亲身体验相结合。二是打造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场馆社教职能融合的“五场”。以干部培训、入学(职)教育、党(团)组织生活、辅导员培训等方式走进各场馆接受理想教育,将场馆建成师生增强“‘四个自信’的信仰场”。开展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专题,把场馆建成师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场”。成立非遗协会等20余个文化研习社团,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中华经典颂”等系列活动,把场馆建成师生“体悟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辐射场”。开展师生走进场馆担任讲解员志愿者、建立爱心图书漂流站、组织学生志愿者赴养老院等开展志愿活动,加强师生的感恩教育,将文化场馆建成师生“锤炼道德品格的修炼场”。组织师生开展“非遗之旅”等主题实践活动,采掘、整理文物故事,创作舞台清唱剧《欧阳修》《将进酒》,把场馆建成师生“提升人生境界的裂变场”。

    传承弘扬,创新新时代馆校协同育人模式。注重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和阐释。学校与地震纪念馆共建纪念场馆教育与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开展场馆文化课题研究,建成两千余平方米的民俗展览馆、太白书院等一批文化传习场所,形成了十卷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李白全集编年集注》等系列成果。注重地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体系。场馆教育深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增强教学的亮度、新度、效度、梯度,使思政课教学鲜活起来。注重地域文化深度融入实践活动。在校内建设抗震救灾精神、李白文化园等地域文化景观,塑造厚重的地域文化育人环境,组织师生开展场馆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师生走进场馆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实习实践和研学旅行,场馆走进高校校园举办贴近师生的文物巡展、讲座等,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送进校园、送进课堂,构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作者系绵阳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教授)

       

以高质量政研服务 助推高质量发展

     

姜力铭       

    围绕“五市战略”多谋实举、多建真言、多献良策,为努力干出绵阳发展新天地贡献应有力量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名政研干部,更应用心用情原文学、深入学、反复学,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融入灵魂,以感恩奋进、踔厉奋发姿态努力干出绵阳发展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谱写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深情牵挂四川各族群众,十分关心重视四川工作,多次来川视察指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26月,在筹备和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要时刻,总书记百忙之中亲临四川视察指导,看望慰问干部群众,面对面指导治蜀兴川事业发展,在巴蜀大地镌刻了领袖的光辉印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作出“七个方面”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与总书记此次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目标上一以贯之,在要求上一脉相承。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从党和国家事业战略全局高度出发,又紧扣四川省情和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系统阐明了四川发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系列重大问题,是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根本遵循。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意义重大,凝聚了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展现了担当作为的时代风貌、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全省上下意气风发迈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豪情满怀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大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总结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体要求、重大责任、着力重点、根本保证。省委晓晖书记代表省十一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站高谋远“讲政治”、政策精准“接地气”、措施实在“暖民心”,体现了政治方向、蓝图指向、精神导向、行动取向的有机统一,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理顺思路、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特别值得铭记的是,在省党代会前夕,晓晖书记深入我市调研时强调,要持续用力做强做靓中国(绵阳)科技城,在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为绵阳发展明确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也两次提到绵阳,充分体现了省委对绵阳发展的重视。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与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围绕“五市战略”多谋实举、多建真言、多献良策,为努力干出绵阳发展新天地贡献应有力量。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省党代会报告指出,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立军书记到绵以来,鲜明提出“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五大战略,表明了市委大抓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在政治上对标对表、思想上敏感敏锐、态度上认真较真、工作上立说立行、落实上实干实效,做到市委有指示、政研见行动、尽快出结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践行“一线工作法”,向最好的学、与最强的比、跟最快的赛,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聚焦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五大战略,结合他人之长和绵阳实际,经常性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开展调研,力争向市委提出更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以高质量政研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取得实质性进展

丁灵芝

     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其落脚点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要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把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今后五年重要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准确理解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增进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认同,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实质性进展。

    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意味着人人皆可以获得并享有财富,公平正义是其内在要求和价值目标。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生产方式重要的表现方式是财富生产的目的性,要求财富生产要以使用价值为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人民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从这一目标出发,新发展阶段下的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而不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不是少数地区或一部分地区,是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奋斗”的基础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

    共同富裕的内容是物质财富和精神富裕的全面共享。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相对概念,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财富水平的不断增加,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将体现为全方位、全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共享,最终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新发展阶段下的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既包括了物质财富的充足,也包括了精神生活的充实,而精神生活的充实主要体现为能够共享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能够拥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生存环境等多维度的内容。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通过建设教育强省、卫生健康强省,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保障体系等举措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从而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共同富裕的方式是更加平衡的发展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意味着人民享有参与财富分配的权利。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指出,生产关系代表着财富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财富的分配方式被表现出来。新发展阶段要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与之匹配的是更平衡更合理的分配格局,在区域层面集中体现为协调发展,在个体层面集中体现为橄榄型分配结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支持绵阳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等战略规划,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和平衡发展。同时,合理的分配结构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新发展阶段下的共同富裕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对保持在较低水平。对此,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做了一系列惠民生、暖人心的制度安排,通过持续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施中等收入群体递增计划和完善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体系等措施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引导全省人民勤劳致富、发展致富和创新致富。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求在更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建和共享的结合,在更普惠层面上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结合,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物质财富和精神富裕的结合,其落脚点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深度挖掘三线建设文化资源 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动力

    陈君锋

    深入挖掘绵阳丰厚的三线建设历史文化资源,全面加强系统性保护、利用、开发三线工业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并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强调,要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绵阳具有深厚的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奠定了文化强市的基础。这些三线企业所创造的文化遗存璀璨,工业遗产资源丰富,使得绵阳具有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的独特优势。因此,深入挖掘绵阳丰厚的三线建设历史文化资源,全面加强系统性保护、利用、开发三线工业遗产,以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的方式,谱写绵阳文化强市新篇章,已为当务之急。

    进一步做好绵阳三线建设历史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弘扬的顶层设计。一是科学梳理绵阳三线建设的历史文化脉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用好四川红色资源,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多渠道多声部讲好四川故事”,深度还原绵阳三线建设历史脉络,凝练文化内核。二是不断完善绵阳三线建设历史文化档案。在完成三线建设博物馆选址工作,开始三线建设博物馆建设基础上,同步对绵阳市境内的三线工业遗产、三线企业全面普查,为绵阳市三线建设研究,三线建设历史文化遗存、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提供档案支撑。三是科学阐释绵阳三线建设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培树和学习宣传三线建设先进典型,尤其挖掘三线劳模的家风家训,以扎实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继续加大绵阳三线建设历史文化遗存、工业遗址的保护力度。一是加强立法保护。三线建设历史文化遗存、工业遗址都是不可复制的宝贵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要以立法保护为切入点,通过地方性法规的确立,将三线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纳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当中。二是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保护政策。依据国家、省、市对三线建设历史文化遗存、工业遗址评定的文物等级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以提升这些文物的影响力,使其真正起到发挥绵阳城市宣传的品牌效应之作用。三是多部门协同合作,深入三线建设资源的保护。组建各部门联合工作组,加强三线文物普查、科学认定以及合理保护,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保护中开发,尤其是要采取措施,抓紧访问仍健在的三线建设领导者、参与者,使其成为编写绵阳三线历史、讲好绵阳三线故事、传播绵阳三线精神、传承三线劳模家风家训的“活材料”。

    不断创新绵阳三线建设历史文化传承模式、宣传教育形式。一是不断结合绵阳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唯一科技城等名片,实行文旅融合,开创富有绵阳特色的精品红色旅游项目,精心设计打造三线景点与其他红色景点、自然景点的联动路线,讲好绵阳历史故事、三线建设故事、风土人情故事,使其形成联动效应、叠加效应,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让人们不仅能感受到绵阳的古风古韵、风土人情,更能了解到绵阳的红色基因、三线建设基因,以赓续和弘扬三线精神,红色血脉。二是探索多样宣传教育方式,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历史文化的育人作用,为绵阳可持续发展育人铸魂。绵阳各级各类学校应将绵阳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开发利用,成为一门课堂教学课程,通过各级各类教育,将三线精神等精神涵养融入到道德体系建设当中。借助各类媒体平台,开设三线建设大讲堂、系列讲座等活动,积极将三线建设历史文化、三线建设基因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当中。也要加强三线建设历史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创新乡村振兴旅游模式。三是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发挥绵阳科技城数字技术优势,将三线建设历史文化数字化升级,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虚拟体验,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将三线建设基因烙在群众的心坎上,形成渗入血液的红色印记。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2022年7月4日理论版)

电话:0816--222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