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社科组织

关于申报2020年度市级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0-01-16 11:22   作者:社科联管理员    来源:社科联    【字体: 】   阅读:


各县市区社科联,在绵高校社科联,在绵大中院校(党校)科技(研)处、人文社科研究机构,市级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2020年度市级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全市社科界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服务,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应用性、对策性社科研究成果,促进我市社科事业繁荣发展,现就今年的市级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范围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紧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突出应用性对策研究,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现实针对性、实践应用性的社科研究成果,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

研究者在申报年度项目时,可结合绵阳实际围绕以下选题方向确定选题并开展申报: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科技城集中发展区,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关注民营企业要素成本,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城乡治理能力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法治绵阳,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精准扶贫等。(《2020年度市级社科研究规划项目重点课题选题方向》详见附件,今年的重点项目原则上在附件所列选题方向中产生。)

此外,研究者也可在上述选题方向外,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确定选题进行申报。

二、申报对象

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人文社科研究机构、社科组织、社科专家以及其他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单位和个人,均可参与市级社科研究规划年度项目的申报。同一项目负责人最多申报1项。已经承担了市级社科研究规划年度项目尚未结项的人员不得作为课题主要负责人参与申报。

三、资助方式

对于按时完成项目并通过结项评审的市级社科研究规划年度项目,市社科联将按照《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四、申报时限:

申报截时间为2020228日,逾期不再受理。

五、其他事项

1.各县市区社科联、在绵大中院校、市级社科学会、有关部门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要加强对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宣传、组织和指导,确保申报质量。年度项目申报材料原则上由上述社科组织收齐汇总后统一向市社科联报送。

2、项目申报需填写《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立项申报表》和《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立项申报汇总表》一式1份,并报送电子文档至邮箱:SKLMYLT@126.COM。《立项申报表》和《立项申报汇总表》可在“绵阳社科在线”网站(http://skl.my.gov.cn/)“下载专区”栏下载2020年度最新版本。

3.未尽事宜按《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4.联系电话:0816-27771590816-2224621(传真)。邮箱:SKLMYLT@126.COM。通讯地址:绵阳市涪城区警钟街87号房管大厦七楼。邮政编码:621000

 

附件:2020年度市级社科研究规划项目重点课题选题方向

      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立项申报表(2020版).doc

      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立项申报汇总表(2020版).docx

                           

                                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0115


附件

 

2020年度市级社科研究规划项目

重点课题选题方向

 

一、全面加强城乡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提升乡镇公共服务能力、推动街道职能回归公共服务本位、完善社区治理架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进基层治理、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内容。

二、推动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发展夜间经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等内容。

三、推进科技城加快发展研究

四、民营企业要素成本研究

五、绵阳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周边市州协同发展等内容。

六、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包括但不限于做强县城和中心镇、壮大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等内容。

七、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内容。

    八、加快推进文旅融合研究

电话:0816--2224621